為什麼我們很愛一個人時會感到痛苦?

會有這個主題的產生,是在跟很多當事人探索愛情議題時,很常出現的困擾。

愛一個人,是很美好的事。但為什麼太愛對方到後來,會變得那麼痛苦呢?讓我們來交流這個主題。

「愛」是什麼

    當我們愛一個人,想到對方時會感到開心、喜悅、滿足、幸福,我們會想要跟對方有更多互動,想要跟對方進入關係,會願意為對方付出,在乎對方的想法、感受,也會在意對方對我們的回應。愛,包含了內在的化學作用、生理反應,也是一種深層的情感、情緒。

    有心理學家曾提出【愛的三角理論】,認為愛是由三種元素組成,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

    1. 激情:浪漫的情感,強烈的吸引力。
    2. 親密:關係上的連結、分享、理解與支持,通常是建立一段穩定關係的基礎。
    3. 承諾:責任感與未來承諾的部分,也會與是否長期投入有關。

    在愛的三角理論中認為,在一段關係中,若三元素皆具備,就是完整的愛。

    當三元素只具備其中兩個元素,或是只有一個元素,也會代表不同形式的愛,像是:遊戲之愛、空洞之愛、友伴之愛等等…在這裡就不多描述,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搜尋相關資訊來看。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愛,不僅是喜歡,也包含彼此互動的方式。

    在一段關係中,若三元素皆具備,就是完整的愛
    在一段關係中,若三元素皆具備,就是完整的愛

    為什麼愛一個人會有痛苦的感覺?

      痛苦,可能來自於我們對對方是有所期待的,而這個期待沒有被滿足。

      在愛的三角理論中,愛情最美、也最動人的地方就是激情元素,也是最吸引力的部分。

      當我們深深迷戀一個人的時候,那種只認定對方的感覺,有時是無法自拔的,

      因此深陷愛情中的人會做出很多與平常不同的反應跟行動,我們會認為我們愛上他們了,而所有的愛情故事、戲劇、電影…也是如此告訴我們,這就是愛。

      愛,也會帶來期待。期待跟愛的人可以有更多的互動、相處,期待對方也能喜歡自己、在意自己,期待對方能夠好好的回應自己,會忍不住希望對方可以滿足自己。

      有時我們會把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在意對方的一舉一動,就像是小孩期待父母的關注與回應,對方的反應左右著我們的情緒,我們會無意識的相信只要對方給我們想要的回應,內心的痛苦、不安、難受就能平靜下來。有些人會在行動上追尋對方,也有些人雖然行動上沒有追尋對方,但內心還是不自覺的追尋著對方。

      談到這裡可以邀請大家再想想兩個問題:

      你都用什麼方式愛人呢?

        愛人的方式千百種,但愛人愛得很痛苦會有幾種狀態,

        比如說:不對等的付出、關係中失去自我、過度害怕失去對方、過往受的傷害影響現在的感情等等…這些都是有可能讓我們愛人愛得卑微、恐懼又辛苦。

        你所知道的愛人的方式怎麼來的呢?

        我們並非一出生就知道如何愛人,通常也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看著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潛移默化中默默影響自己。

        舉例來說:丈夫總是忙碌於工作,忽略了妻子,妻子會忽略自己的需求,犧牲自我的感受,以配合丈夫為主,他們的孩子也有可能習得這套模式,長大後透過犧牲自己的需求,配合對方,來換取關注跟愛;

        或是完全相反,極力避免在關係中過度付出與犧牲自我,甚至希望對方能夠來配合自己。

        另一個部分,可能會與我們的文化氛圍影響有關。在我們的小說、電視劇、電影中,也較多描述轟轟烈烈的愛情、命運悲劇的愛情、偶像劇般的愛情…

        這些都有可能為我們建造對於愛的想像。

        我們期待透過表現愛、表達愛,也能換到愛,但結果總是與預期的不同。

        我們並非一出生就知道如何愛人
        我們並非一出生就知道如何愛人

        當我感到痛苦時,我可以怎麼做?

        不否認、不逃避、不追求

          首先,面對自己的情緒、情感,不急著推開或離開,更不要急著做些什麼來滿足自己缺失的部分,

          雖然那是一個痛苦的狀態,但先讓自己盡量以不自我批評的態度來感受自己,在這過程好好的關心自己、了解自己。

          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愛的定義」

          愛的本身,是很美好的,無論是愛人還是愛己,應該都可以是舒服自在的。

          因此當陷入痛苦時,可以重新問問自己對於愛的定義跟方式是否有失衡的地方,也好好探索自己的期待是什麼,希望跟對方是怎麼樣的互動。

          如果這段關係的互動長期下來帶給自己的影響是負面的,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以問問自己的底線,只要超過那個界線,或許關係的斷捨離也會是一個適合的選擇!

          請以同等的力道來關注自己吧!

          當一個人為愛所苦,期待對方能夠多注意自己、多看自己一眼、給予所想要的回應時,我也會邀請當事人想一想,「你也能夠同等的愛自己嗎?」

          有時候我們並不缺乏愛人的能力,但卻缺乏愛自己的能力,當我們將重心都放在所愛的人身上,無形中對方會變得很巨大、我們卻變得很渺小,過程中也會逐漸失去自我。

          但關係是兩個人的,在關注對方的同時,也應該對自己投以相對的關心,比起想要跟對方要到答案,我們更多應該好好的問問自己「在過程中你開心嗎?還是不平衡呢?」「在對方沒辦法改變的情況下,我該怎麼調整自己,來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感到自在呢?」

          愛與被愛都是需要學習的,無論關係是什麼樣的形式,能為自己找到可接受的平衡點,就會是當下最適合你的方式,祝福大家。


          如果我遇到人際的困擾,該怎麼辦?

          相交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都需要被理解與陪伴…

          人生最難處理的事,就是跟人有關的事。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往往都渴望有三五好友一起歡笑、互相理解與陪伴。

          但每個人的個性喜好不同,難免相處的時候會有衝突和摩擦。有時我們會對人感到失望,或被邊緣孤立,甚至被霸凌。

          透過人際議題諮商,我們將一起找到合適自己的人際相處模式,並學習如何和他人良性的溝通與表達,建立舒適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人際議題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發佈留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