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法離開糾結的關係?該如何自處?

在諮商實務中,關係是最常見的議題,無論是親密關係、家庭關係、親子關係還是朋友關係,都有可能讓人感到糾結與困擾。

我們渴望在關係中獲得滿足與幸福,然而,現實往往不如預期,關係或許會帶來溫暖,但也可能伴隨著痛苦,後者更會讓我們感到矛盾、內耗,甚至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

那麼,糾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陷入其中?而面對糾結的關係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什麼是糾結?

糾結,是一種內心矛盾又複雜的狀態,就像毛線球纏繞成一個又一個的結,無法輕易解開,這會發生在當我們的情感與想法較多,困難釐清的時候。

當我們在關係中面臨這樣的情境,可能是因為:

  • 關係的互動方式並非我們期待的—對方的言行與我們的期望不符,導致失落或困惑。
  • 我們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痛苦或失衡—我們可能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卻得不到我們需要的支持與回應。
  • 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需求在關係中時常被忽略或是否定。

這些因素會帶來焦慮、失落、憤怒與不安全感,當我們試圖改變或逃離,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就會陷入更深的糾結之中。

糾結,是一種內心矛盾又複雜的狀態
糾結,是一種內心矛盾又複雜的狀態

為什麼我們無法離開糾結的關係?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當關係讓我們痛苦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

  • 解決它
  • 離開它

事實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輕易做到這兩個選項,當我們做不到的時候,有很大的可能會陷入更大的焦慮與恐慌中。

俗話說:「剪不斷,理還亂」,也因此會不斷內耗,而這就是糾結的開始。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選擇繼續待在這樣的關係中?

每段讓人糾結的關係,可能都有一個或好幾個無法輕易離開的原因:

  • 情感依附—即使關係讓人痛苦,但在情感上很依賴、依戀對方,難以放下的。
  • 責任與義務—這段關係讓你感到有責任感,覺得應該要照顧對方或是滿足對方需要,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與父母關係,有些親密關係的某一方也會對另一方有強烈的責任感。
  • 害怕孤單—維持一段不快樂的關係,好過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恐懼跟徬徨。
  • 自我價值低落—我們原本的自我價值感低,在這段關係會提升自我價值,因此更加不自覺的把自我價值建立在關係上:「如果沒有這段關係,我怎麼辦?」

以上簡單分類我們難以離開糾結關係可能的四個原因,應該還會有其他的可能性。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原因合不合理、好不好,旁人能不能理解跟接受,最重要的是,這些原因都反應了你在關係中的需求。

延伸閱讀:以愛為名的思想圍欄,你也被困住了嗎?

每段讓人糾結的關係,可能都有一個或好幾個無法輕易離開的原因
每段讓人糾結的關係,可能都有一個或好幾個無法輕易離開的原因

面對糾結的關係,我們該如何自處?

這部分可以從短期與長期兩個層面來思考。

短期策略:拉開物理距離或心理距離。

當關係讓我們感到壓力與痛苦時,適當的距離能帶來喘息的空間,這不代表要切斷關係,而是暫時減少互動,給自己一個沉澱的機會。

像是:

  • 若是同住,可搬離家,拉開物理距離。
  • 若暫時還是需要同住或還是會有互動,減少互動頻率與互動時間,也是一種拉開距離的方式。
  • 將重心放在其他層面,像是關注自己的生活及心情、發展興趣及生活重心,都是將注意力暫時從糾結關係中轉移及抽離的方式。

「距離產生美感」,為糾結的關係拉出一個距離,就有機會緩解內在的負面情緒,並且給自己更多沉澱與消化的空間。

長期策略:梳理內在糾結

當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後,就可以開始整理自己的內在糾結,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

自我整理與反思

不急著將糾結推開,給自己一個安全舒服的環境,好好靜下心來感受糾結,並且問問自己:

「這段關係讓我痛苦的原因是什麼?」

「這段關係中,我的需求是什麼?」

「我是否對這段關係有某種執念?這個執念來自何處?」

「若這段關係短期內無法改變,我能做些什麼讓自己好過一些?」

可以用書寫的方式或是電腦手機的打字,將內容記錄下來,

在不同的時間點回頭看看這些文字,或許能發現自己的想法與情緒發生變化,會有助於我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內心狀態。

與信任的家人朋友聊聊

當我們陷入糾結的關係時,因為思緒跟感覺混亂,沒有辦法進行清晰的理解跟判斷,

這時候尋求信任的家人、朋友的陪伴,除了從他們身上獲得情感上的支持之外,也能透過第三者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以及這段關係,或許也會有新的想法產生。

尋找並培養「我可以做到的部分」

比如說:

在某些時刻不受對方影響—雖然糾結的關係總是會牽動我們的情緒,但有些時候我們也可以不受對方影響,找出那些情境跟時刻。

主動調整互動模式及期待—如果原本舊有的互動模式讓我們不舒服,而對方也暫時沒有改變的意願跟跡象,

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調整對關係的期待與互動,來讓自己感到舒服一些。


結語

將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關係固然重要,但我們的自我成長與幸福同樣重要,與其將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跟關係上,我們練習慢慢將關注的焦點回到自己身上。

糾結是一種無法輕易釐清的內在衝突,當我們被關係困住時,往往感到焦慮、痛苦,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

然而,真正的解決之道,不在於強迫自己立即做出改變,而是透過適當的距離與自我探索,逐步梳理內在的糾結,找到讓自己好過的方式。

就像是將毛線球上的結,一個一個慢慢解開。

有時候拆解的過程也會遇到「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這時候也歡迎尋求諮商,讓專業人員陪伴你拆解毛線球,

而最終能將毛線球的線,一條一條解開來,甚至將它們重新編織成美麗的作品喔!


如果我遇到人際的困擾,該怎麼辦?

相交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都需要被理解與陪伴…

人生最難處理的事,就是跟人有關的事。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往往都渴望有三五好友一起歡笑、互相理解與陪伴。

但每個人的個性喜好不同,難免相處的時候會有衝突和摩擦。有時我們會對人感到失望,或被邊緣孤立,甚至被霸凌。

透過人際議題諮商,我們將一起找到合適自己的人際相處模式,並學習如何和他人良性的溝通與表達,建立舒適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人際議題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發佈留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