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一顆芋頭。半顆煮成了鹹粥,半顆做成了蜜芋頭,鹹甜兼具,味蕾與胃都得到了滿足。
這個簡單的料理過程,讓我聯想到人們在生活中面對的選擇與平衡,也讓我從諮商心理的角度思考:我們如何在眾多可能性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並且感受到滿足?
一顆芋頭的變化:選擇與適應
芋頭本身的風味溫潤,帶有淡淡的甜味,但它能變化出許多不同的料理方式——加點鹽,成為鹹香的芋頭粥;加點糖,就變成入口即化的蜜芋頭。
這就像是我們的個性與人生經歷,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而環境與選擇則塑造了我們最終的樣貌。
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許多個案都面臨著選擇的困難。
有的人猶豫於換工作與否,有的人糾結於感情關係的去留,有的人則在親子教養或人際關係中掙扎。
這些選擇就像是芋頭的料理方式——當我們加入不同的元素,人生的滋味也會因此改變。
然而,許多人害怕改變,擔心選錯了會後悔。
這時候,我會和個案討論:「人生並不是只能選擇一條單行道,許多選擇是可以調整與適應的。」就像這次煮芋頭,我同時選擇了鹹與甜,並沒有因為選了一種而放棄另一種。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在適當的範圍內,嘗試不同的可能性,甚至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鹹與甜的心理需求:平衡人生的滋味
在諮商過程中,我常常遇到個案感到生活失衡,覺得自己只能朝一個方向前進,而無法兼顧其他重要的需求。
例如,有些人過度投入工作,忽略了家庭與健康;有些人過度遷就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這些情況就像是只選擇煮鹹粥或只選擇蜜芋頭——長久下來,可能會讓我們覺得單調或缺少滿足感。
內在需求的「鹹」與「甜」
鹹味,通常帶給我們一種穩定與踏實的感覺。鹹的食物往往與家庭、溫暖、基礎營養連結,因此,心理上的「鹹」可以象徵穩定、安全感、責任與現實的考量。
例如,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段穩定的關係,帶給我們生活的支撐與基礎。
甜味,則帶來快樂與愉悅。甜點常常象徵著犒賞與放鬆,因此,心理上的「甜」可以象徵夢想、自由、享受當下的快樂。
例如,旅遊、興趣、創造力、冒險,這些都讓人生變得更有趣味。
問題是,當我們只專注於「鹹」或「甜」時,可能會產生失衡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過度追求穩定與安全,卻缺乏快樂與享受,可能會覺得人生乏味、缺少動力;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只追求快樂,卻忽略現實層面的責任,也可能會陷入經濟壓力或生活混亂的困境。

如何在「鹹」與「甜」之間找到平衡?
那麼,該如何在現實與夢想、責任與享受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呢?
這裡有幾個心理學的觀點可以參考:
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價值觀
有些人天生喜歡安穩的生活,有些人則需要變化與挑戰,每個人的心理需求不同。
因此,在做選擇時,先問問自己:「什麼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願意為了穩定的生活而選擇一份規律的工作,而有些人則願意為了熱愛的事情冒險,這些選擇沒有對錯,重點是你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允許自己有多樣的選擇
很多人會陷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覺得只能選擇A或B,而忽略了中間的可能性。
例如,想要穩定但又想追求夢想,可以選擇在固定的工作之外,花一些時間發展興趣;
想要兼顧家庭與事業,可以規劃時間管理,讓兩者都有適當的安排。
適時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方
就像煮芋頭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人喜歡鹹粥多一點,有人喜歡蜜芋頭多一點。
人生也是如此,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而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有時候,可能需要在某個階段以穩定為主,之後再慢慢加入夢想的元素;或者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經濟支持。
關鍵在於靈活調整,而不是僵硬地限制自己。
結語:在多樣性中找到滿足
回到這次的芋頭料理,當我一邊吃著鹹香的芋頭粥,一邊享受著綿密香甜的蜜芋頭時,我發現,滿足感來自於多樣性的組合,而不是單一選擇的絕對性。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不必非得完全走向某一個極端,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選擇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在諮商工作中,我也希望幫助個案理解:你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面貌,你可以是理性的、穩定的,同時也可以是感性的、享受當下的。
當我們允許自己在「鹹」與「甜」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比例時,生活會變得更有彈性,內心也會感到更踏實與滿足。
所以,當你下次面對人生選擇時,不妨問問自己:「我想要的滋味是什麼?」或許,你可以像這次的芋頭料理一樣,給自己一些新的嘗試,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與圓滿。

如果我想處理個人身心健康議題,可以怎麼做?
心靜自然涼,讓身心的壓力獲得梳理和釋放,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難免充滿著壓力和挑戰,有時當這一切超過了我們身心的負荷,
我們會感到焦慮、憂鬱、失眠、情緒混亂、對未來感到迷惘失控、甚至會絕望。
透過身心議題諮商,我們將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用平緩的心情去面對人生的驚奇!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看看,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