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育兒同盟,從聽懂彼此開始

這篇文章,我會跟你分享當伴侶遇到了管教孩子上出現分歧時,如何透過四個步驟:「辨識負面循環並共同面對」、「以非暴力/不指責的方式分享內心的恐懼與脆弱」、「同理傾聽,創造安全的對話空間」與「尋求折衷方案,找到雙方都滿意的教養方式」,打破教養爭執。

美美跟阿偉的故事

美美和阿偉在如何管教青少年兒子小華這件事上常有爭執,

阿偉認為應該採行嚴格規範來培養責任感,培養小華的自律心,這樣才能在未來求學與求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美美則傾向寬鬆一些,她希望在家裡可以維持輕鬆愉快的氛圍,避免過多的約束,讓小華能在家庭的支持中更自在地探索與表達自己。

隨著小華漸漸開始難以自制3C的使用,且對於規範越來越常討價還價甚至激烈反抗,美美和阿偉發現彼此在教養上的歧異變得越來越難以忽視。

每當小華出現讓人頭痛的行為時,阿偉堅決採用強勢態度管教,而美美會想嘗試了解小華在遵守規範上的困難,這往往讓阿偉感到不耐與憤怒,

最終演變為夫妻雙方的爭執和角力,雙方都認為對方無法理解自己真正的用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伴侶治療可以幫助伴侶深入了解自己和伴侶在這些衝突中背後的情感。

這不僅僅是教養方式的差異,而是各自內心深處的恐懼和需求在影響著彼此的應對。

美美看似寬鬆教育態度,實則與長期被父母忽視、斥責的童年經驗有關,也因此她非常看重親子間的信任與連結,擔憂青春期常見的反叛心理會在強勢的管教下越演越烈,最終導致小華與家人疏離。

而在另一方面,在阿偉看似強勢的管教與溝通態度底層,其實蘊藏著焦躁、擔憂與不知所措,

他難以忍受看著小華對美美咆哮,這勾起了過往他目睹爸爸對媽媽施暴時的無力與恐懼,讓他僅想用最快速的方式終結衝突,重新幫自己和美美取得掌控感。

當這些隱藏的面相沒有被表達時,伴侶間的討論就容易變成一場「勝負對決」,雙方都容易陷在委屈與受傷的感受中,難以有效與彼此合作。

在伴侶治療中,心理師幫助伴侶將注意力從表面的行為和態度,轉移到更深層的情感與需求上,

透過以下四個步驟來打破教養爭執,從聆聽、聽懂開始,重新建構伴侶間的信任和連結,進而能再次陪伴彼此一起面對艱難的育兒路。

從聆聽、聽懂開始,重新建構伴侶間的信任和連結
從聆聽、聽懂開始,重新建構伴侶間的信任和連結


辨識負面循環並共同面對

第一步是將問題視為一個雙方都容易陷入的「循環」,而不是將責任推到伴侶身上。

伴侶治療鼓勵伴侶一起檢視他們的互動模式,例如,美美表達對阿偉的強勢管教的擔憂,阿偉認為自己在教養上似乎獲得美美的支持和認可,

因而更堅持自己的想法,試圖說服美美嚴格教育的重要性,讓美美感到更孤立與被忽視,進而強化了對小華的同情以及對阿偉的抗拒。

當他們意識到這個循環後,可以將問題外化,視其為共同對抗的目標,而不是互相指責。


以非暴力/不指責的方式分享內心的恐懼與脆弱

當循環被識別出來後,伴侶治療幫助伴侶深入挖掘自己真實的感受,並用脆弱而真誠的方式與對方分享。

美美可以表達:「我擔心如果太嚴格的話,小華會覺得我們不理解他,他會逐漸疏遠我們、變得孤單…我們也沒有機會了解他遇到了什麼困難。」

阿偉則可以說:「我害怕如果不強勢管教小華,他會繼續不尊重你、甚至傷害你,我很擔心你會受傷,也害怕他這樣下去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這樣的分享讓雙方能夠看到彼此的內心需求,而不是表面上的爭吵。


同理傾聽,創造安全的對話空間

當一方表達真實的感受時,另一方的角色是練習用同理心傾聽,並透過核對練習去確認自己真的聽懂了對方想表達的,

這樣可以減少誤解,並增加彼此的情感連結。

這種理解讓對話空間變得更安全,不再是一場「戰爭」,而是共同面對問題的起點。


尋求折衷方案,找到雙方都滿意的教養方式

在理解彼此的需求後,伴侶可以合作找到平衡的教養策略。

美美和阿偉可以設定一些基本的家庭規範,同時每隔一段時間與小華進行討論,讓小華有機會參與決策,增加他對這些規範的認同感。

這樣,他們既能保持家庭的親密關係,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華建立負責任、相互尊重的態度。


共同成長的機會

 教養上的分歧不僅僅是挑戰,還可以成為伴侶成長與連結的契機,

透過理解與合作,美美和阿偉不僅可以達成教養上的共識,還能夠加強彼此的情感,為小華創造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

如果您和伴侶有興趣改善關係,也歡迎預約伴侶諮商,讓心理師陪伴您們一起從聽懂自己,也聽懂隊友,重啟合作育兒的心旅程。

延伸閱讀:

  1. 家有叛逆國中生,爸媽怎麼辦?
  2. 小孩一直躺地耍賴怎麼辦?心理師分享給家長的教養訣竅
  3. 為什麼孩子的意見讓你生氣?從家庭負面情結來調整改善

如果我遇到家庭/親子的困擾,該怎麼辦?

家家有本難念經,家是我們期待的避風港,但往往也是我們最不為人知的辛酸。

家家有本難念經,家庭/家族的議題往往是我們最不知如何為外人道也,又讓我們內心盤根錯節的議題。

有時,你會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

這時透過家庭/家族諮商,我們將看見家庭/家族的互動模式,理解每個人的立場和渴望,從中找到和諧共處的可能。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高雄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發佈留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