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網路成癮了,怎麼辦?

最近跟幾個中小學生工作時,學校老師紛紛抱怨學生在校的情緒變得容易激動易怒,與同儕發生肢體衝突的機率亦提高不少,等家長發現孩子的狀況不對勁,孩子的手機早已很難離手,上學情況亦變得十分不穩定。

其實如果家長跟孩子平常的關係不錯,當發現孩子有一些網路成癮的徵兆出現,不妨提早下手挽救,以下就網路成癮的徵兆、影響與輔導策略來加以說明:

網路成癮的徵兆

 當孩子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網路上,不但無法控制自己使用的時間,

而且在無法上網的時候,情緒容易出現焦躁易怒的反應,作息時間也因長時間使用網路而開始出現紊亂,甚至影響到學習生活。


網路成癮的影響

  • 心理症狀:因沈迷網路,開始出現逃避現實的狀況,如拒絕上學或寫作業,情緒容易有焦慮或憂鬱的情形,在無法上網的時候,甚至會出現焦躁、怒罵或摔東西的行為。
  • 行為表現:明知不可為卻為之,如半夜不睡覺而偷偷上網、隱暪網路使用時間,社交行為亦明顯減少,只想在家上網,不想參與家庭活動或班級活動,原本孩子會喜歡的興趣減少甚至都不再喜歡,作息時間亦開始變得日夜顛倒。
  • 學習與人際:因注意力無法集中,作業有困難完成,學業成績明顯下滑。因作息混亂,即使到校上課也容易打瞌睡,跟同儕的關係較以前疏離,也較容易發生口角或衝突。
  • 生理影響:視力可能因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急速變差,睡眠品質變得很差或出現失眠現象,飲食也有可能因沈迷網路而變得不規律,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網路成癮的輔導策略

一旦家長開始發現孩子有網路成癮的現象,想要協助孩子戒掉,重新找回生活的步調,不妨從以下幾個面向開始著手:

  • 身教與溝通: 試著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沈迷網路的原因,再者,大人自己亦要以身作則,帶給孩子良好的示範作用。一開始的戒斷過程對親子來說最為辛苦,需要大人和孩子共同的堅持與努力。
  • 替代活動的引導:從孩子可能感興趣的活動著手,陪同孩子一同參與,協助孩子從中找到成就感,當孩子有成就感時,自然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其中,注意力自然從網路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 建立規則與界限:與孩子共同訂立清楚的獎懲制度,如每天要在時間內完成作業,才能換一小時的上網,如有違反規則,平時上學時間不得使用手機上網。如課業需要上網,需要在家裡公開的場合使用。
  • 尋求專業協助:當家長已無法與孩子溝通,孩子網路成癮的狀況日益變糟,可求助精神科醫師與心理治療,透過專業的協助,加上家長的積極配合,相信能夠讓孩子逐漸擺脫網路成癮的情形。

如果我遇到家庭/親子的困擾,該怎麼辦?

家家有本難念經,家是我們期待的避風港,但往往也是我們最不為人知的辛酸。

家家有本難念經,家庭/家族的議題往往是我們最不知如何為外人道也,又讓我們內心盤根錯節的議題。

有時,你會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

這時透過家庭/家族諮商,我們將看見家庭/家族的互動模式,理解每個人的立場和渴望,從中找到和諧共處的可能。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高雄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發佈留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