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年的這一兩週,我發現許多來諮商的民眾都很苦惱於家人或另一半不懂自己,讓他們感到無奈又生氣。
例如:小智想說難得過年放長假可以好好跟家人出遊,但另一半阿淵覺得大家工作一整年好累,想要在家好好睡覺休息,做一些居家活動,不要去外面人擠人,兩人因此發生爭執。
其實雙方都是在為這個家著想,阿淵覺得自己只是想全家輕鬆一點,小智只是想要跟家人創造美好的回憶,卻因為溝通不良而產生彼此的誤解和煩惱。
其實這樣的誤解,往往來自於我們沒有明確地表達和理解的說話背後的想法、需求與期待。
而會有這樣的差異,被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來自於「我」跟「你」是不一樣的人。
因此,這次我想要教大家一個在伴侶或人際諮商上簡單的方法「我的使用說明書」,幫助你讓身邊的人更了解自己,進而減少摩擦並促進溝通。
學會溝通的小前提:「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在我的諮商經驗中,我發現許多人在溝通時,往往過於專注於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而忽略了對方可能會如何理解這些話。
心理學研究發現,由於每個人個性、成長背景與價值觀的不同,我們對同一句話的理解可能很不同。
例如,當我們問對方說「你怎麼這麼晚回來?」可能只是單純想表達關心,只是當下擔心的情緒讓我們講話的口氣變比較重,但聽的人可能會解讀為「你在怪我嗎?」、「你在兇我」。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在跟對方溝通時常常說出「我不是那個意思!」,這可能是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忘了用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的好時機。

我的使用說明書
要如何讓對方更準確的認識你,以及也讓我們可以讀懂對方,而可以避免上述的誤會呢?
在心理諮商的經驗中發現,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撰寫一份「我的使用說明書」,幫助對方清楚的知道我需要和喜歡怎麼相處,這可能會大幅度的減少相處上的摩擦。
說明書的內容大致可以包含以下項目,當然你也可以增加屬於你獨特的項目,並隨時間更新:
我的個性
- 我是內向社恐的人還是外向人來瘋的人?
- 我是偏理性思考還是感性憑感覺過生活的人?
- 我習慣生活要有計畫,還是喜歡隨性想幹嘛就幹嘛?
- 我是注重大局觀,還是細節導向的人?
例如: 「我是個偏內向的人,遇到不熟的人時需要時間適應。如果我不主動跟你的家人朋友說話,並不是因為不喜歡對方,而是我需要時間暖機。」
我的價值觀(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要寫的項目)
- 我交朋友的習慣是什麼?
- 我對愛情的態度和需要是什麼?
- 我對想要怎麼經營一個家庭,怎樣教育小孩?
- 我對工作的期待和態度是什麼?
例如:「我很重視同事間的互相尊重,希望同事工作上約定好的事情要完成。如果臨時有困難,有禮貌靠氣的詢問我,我會願意盡一份心力幫忙。但不能把這幫忙當成理所當然,每次都凹我。」
我喜歡別人怎麼跟我相處和溝通
- 我喜歡直接溝通,還是間接表達?
- 我說那句話通常是什麼意思?
- 我希望對方如何表達關心?
- 我比較容易接受建議,還是需要自己想清楚才會接受?
- 別人怎麼做我才會感覺到被愛?
例如: 「我比較習慣直接的溝通方式,我說話不會話中有話,當我問你怎麼那麼晚回來,就只是想知道為什麼,而沒有責怪的意思。另外我也喜歡對方有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要我猜你的心思。」
我的地雷在哪裡(什麼會讓我生氣)
- 什麼樣的行為會讓我感到不舒服?
- 什麼樣的說話方式容易讓我生氣?
- 哪些事情是我真的有困難容忍的?
例如: 「我不喜歡別人還沒先跟我溝通就去找主管抱怨我,這會讓我覺得不被信任,而無法把你當朋友。如果我有讓你不舒服,可以私下跟我說,我會願意調整和道歉。」
別人要怎麼做才能幫助我消氣
- 我需要時間自己冷靜,還是需要對方主動安慰?
- 對方怎麼做會讓我感受到對方有真心的道歉或想修復關係?
- 如果對方傷到我,我希望對方如何彌補?
例如: 「當我生氣的時候,我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請先讓我獨處消化一下情緒。等我好一點我會主動找你談談,聆聽你的想法。」

小結
當我們完成自己的使用說明書後,可以趁雙方關係良好,心情平靜的時候,把這當成一個午茶分享的話題或小遊戲聊聊。
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可能會發現原來對方跟我是很不一樣的人,而能夠把彼此如何相處變成一個可以討論約定的話題,來減少誤解對方的可能。
相信如果你們彼此是關心對方的,就不會把這份使用說明書變成攻擊對方的把柄。
當然你們可能並非心理專業背景,所以看完文字不見得能夠完全掌握如何使用這個技術。
如果真的遇到人際或伴侶相處上的煩惱,也歡迎透過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協助,或許會幫助你們事半功倍,更有效率的知道如何跟彼此相處。
如果我想處理個人身心健康議題,可以怎麼做?
心靜自然涼,讓身心的壓力獲得梳理和釋放,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難免充滿著壓力和挑戰,有時當這一切超過了我們身心的負荷,
我們會感到焦慮、憂鬱、失眠、情緒混亂、對未來感到迷惘失控、甚至會絕望。
透過身心議題諮商,我們將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用平緩的心情去面對人生的驚奇!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看看,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