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驟|讓網路成癮的自己與孩子,不再迴避創傷中的傷痛

承接『上集』文章的脈絡,若你發現自己有網路成癮的問題,不用擔心,也許你可以先藉由心理學相關內涵的認識,來勇於開展認知調整、行為監控、情緒調適以及社交支持系統來逐漸改善。

以下是一套簡單可行的五步驟自助方法,讓你嘗試有效減少依賴網路,重新找回自我人生的主導權。

第一步:開啟自省與自我觀察練習(選擇正向認知調整的練習)~重新看待自己在網路中的角色

問題反思

可以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 我花這麼多時間上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網路帶來了娛樂、逃避壓力、無聊、尋求人際認同…?)
  2. 滑手機對我的生活帶來哪些正負向影響?(睡眠不足?影響學業或工作?減少社交…?)
  3. 我想改變什麼?(控制時間?更健康的生活?)

調整思維方式

  1. 從「我已經無法控制了」→「我願可以一點一點改善」
  2. 從「只有網路能讓我快樂」→「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樂趣」
  3. 這樣可以讓你更有動力去改變,而不是覺得自己「沒救了」。
開啟自省與自我觀察練習

第二步:勇於面對潛在問題的需求,開始逐步行為改變~具體調整上網習慣

沉澱自我需求,藉由自我書寫或尋求他人專業協助,討論澄清網路使用的內在動機。

  1. 勇於感受內在情緒
  2. 暫停自動化的過度防衛機制

設定簡單行動的「網路使用計畫」


  • 規劃每日上網時間(從減少30分鐘開始)

  • 設定「無網專注時段」(如:睡前1小時不碰手機)
  • 使用倒數計時工具(像是番茄鐘法,每25分鐘工作,休息5分鐘)

實用技巧

  • 暫離網路誘惑的制約環境:把手機放遠不放床邊,或讓家人協助固定睡眠時間前保管。
  • 刪除或設定每日時間使用提醒:如果總是習慣滑社群媒體,可以設定「每日使用上限」或休息時間提醒與勿擾開啟,抑或直接刪除 APP。
  • 使用「轉移焦點技術」:又想再次作滑手機手遊動作前,可先做 5 次深呼吸,或到他處走一圈,逐漸降低暫緩想使用衝動。

第三步:情緒調適~運用正向心理學來健康正念減壓

現代很多人過度上網是因為可以隨時滑滑滑,馬上逃避忘卻平常課業、工作、同儕所帶來的壓力、緊張、焦慮、無聊、無助等等;

若能學會以其他因應策略來讓自己適時放鬆,取代對手機的依賴,則相當重要!

練習放鬆技巧

  1. 正念冥想:專注呼吸,有意識地調整身心壓力,讓自己身心逐漸冷靜安穩。
  2. 運動釋放壓力:跑步、瑜伽、快走釋放壓力賀爾蒙。
  3. 以紙筆記錄情緒:嘗試手寫出自己的煩惱,澄清等待有無其他解決策略開展。

培養其他休閒活動替代

  • 好好找一本想讀的書慢慢靜靜讀完:不一定是紙本,電子書也可以。
  • 試著學習一項新技能:繪畫、樂器、料理,讓自己有另外一項小小不凡的成就感。
  • 與現實朋友互動:找好久未見的朋友出來聊天見面,而非只用訊息聯絡。
練習放鬆技巧
練習放鬆技巧

第四步:打開社交支持系統,建立自我監控機制~讓改變更加永續

告訴親友你的目標

請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一起幫忙監督:例如「我希望一週內每天上網不超過 3 小時,你可以溫柔提醒我嗎?」

這樣不僅有動力,也能讓別人看見你的決心並一同支持你的努力。

盡量加入現實的人際社交活動

  1. 參加社團、運動、讀書會等:培養「不再依賴網路」的積極生活圈。
  2. 練習找到「離線勿擾的快樂」:能夠懂得自我悅納,就不會只得依賴網路來滿足自我。

固定作息與睡前自問自答的正念儀式

  1. 回憶自己今天做得好的好事:給自己一個正向自我肯定,鼓勵明天持續維持。
  2. 還可如何改善而更好的小事:今天的小缺失明日可再小改變之處,能如何調整與改善。

第五步:應對復發,建立長期習慣

避免「再度復發的陷阱」

  1. 事先想好預防應對策略:「若我又想熬夜瘋狂上網連線,我可以中途先去喝杯水、伸展一下,或回憶統整並寫下自己辛苦改善網路成癮的動機為何。」
  2. 允許自己偶爾放鬆:如果某天真的上網超時,先不自責,而是回溯並檢討「下次可再如何具體調整得更好」。

培養長期維持的正向模式

  1. 每週回顧一次:記錄自己的正向成長,看看有哪部分還可以改善。
  2. 設定給自己的小獎勵:例如 連續 5 天沒超時或準時上床睡覺,就買個喜歡的小甜點,讓自己有成就感!

如果我想處理個人身心健康議題,可以怎麼做?

心靜自然涼,讓身心的壓力獲得梳理和釋放,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難免充滿著壓力和挑戰,有時當這一切超過了我們身心的負荷,

我們會感到焦慮、憂鬱、失眠、情緒混亂、對未來感到迷惘失控、甚至會絕望。

透過身心議題諮商,我們將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用平緩的心情去面對人生的驚奇!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看看,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發佈留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