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被憂鬱症所苦,有的時候情緒、想法甚至是行為被卡住而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有一些是外在變化造成,有一些是內在衝突造成。當兩者無法達到平衡則會讓這些痛苦難以解決。這篇文章,我會用自己在諮商中所遇到了人事物經驗做分享,教你透過練習為當下做選擇,來找到自由。
憂鬱症如何受苦?
西元1775年,美國獨立前夕,派翠克‧亨利在第二次維吉尼亞公約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演說最後他說了一句「不自由,毋寧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據聞當時蕩氣迴腸,令人震撼不已。現今我們享受著民主自由的權利,但即使活在自由的時代,你是否同時也是個心靈自由的人呢?
我在諮商現場看見許多前來求助的人,共通的特點無非不是某個地方卡住了,跳脫不出身處的困境,因此痛苦不已。
這之中有些是「外在」人事時地物變化造成的,例如上司同事變更、合作廠商異動、工作難度加劇、婚姻家庭失調、身體健康亮紅燈等;
有些則是「內在」的衝突造成,如兩種以上的需求(或角色)無法達到平衡、情緒難以調節、過往的負面陰影不斷產生負向的意念、擺脫不了慣性。
認為「一定/必須」如何,事情才會變好等等。
大多數人來的時候,說的是一件外在的痛苦事件,但實際詳談後,常會看見是內在的執著(框架)在使人受苦。
也就是每個外在事件的背後其實都連結著一個內在議題,而這些議題多半和其他人是掛勾在一起的。
延伸閱讀:

如果被尊重、支援、肯定,大多都不會憂鬱
這話怎麼說呢?假設這樣好了!
你的單位因為公司改革,不得已工作量暴增兩倍,同時你的家庭又出現狀況,孩子進入叛逆期和你吵得不可開交。
但你生活的地方,每個人都能深度同理你的處境。
你不必擔心展現出自己的脆弱會被視為無能的人,當你需要幫忙時,隨時有人能夠支援你。
並且他們完全不評價你、不隨便出主意,甚至肯定你的價值及重要性,
你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大家都願意正視你的聲音,提供實質或精神上的協助。
就連療傷的時間,也被尊重以你自己的步調慢慢走出來。
一旦人能夠待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大部分人都憂鬱不起來。
工作壓力和親子關係的觸礁的確會造成情緒的痛苦,但它會是在正常人面臨危機的閾值中,隨著時間過去慢慢適應緩和。
剩餘少數仍然掉入憂鬱症爬不起來的人,當然很明顯一定是有更深的創傷或舊的連結沒有被處理好的,這需要另外處理。
延伸閱讀:
在各種身份之前,你是個人
你不只是OO或XX,同時也是個「人」
我是個家有幼兒的媽媽,我常在文章中感謝我先生在孩子剛出生時給我的自由。
事實上他當時身在離島,我必須放棄大部份工作以及犧牲睡眠才有辦法應付新生兒的挑戰。
但每當我撐不下去,真的很想喘息,或者出現我期待已久的進修課程必須離家數天時,先生總是二話不說請各種假回來顧小孩,我從沒聽過他一句為難的話。
我能夠度過產後的低潮,有這樣一位尊重我作為「一個人」的需求(而非把我當成母親和妻子)的先生,實在功不可沒。

如何擺脫憂鬱症—選擇的自由
我們可以明白,「選擇的自由」對心靈的健康有多麼重要,而每個人「無法自由選擇」的那個課題/框架都不一樣。
真實情境中,一定許多人會說我的上司就是那麼機車、我的家人就是那麼不體貼啊!
以下兩個方向先給你妳應用看看。
如何擺脫憂鬱症方向一:讓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成為那個尊重你妳的人
但凡生命困頓又堅強以對的人,多半會有個人堅持的價值與信念。
因此,尊重自己的人在精不在多。
心理團體中有個很經典的小遊戲,邀請每位成員在紙上寫下自己重視的人事物,然後一遍又一遍的刪除,留到最後的那個就是自己最珍視的東西。
如果請大家只寫人名,常常最後剩下的都是親人和自己。
那麼這個剩下的人就是你該去經營的人,只要他她能夠讓你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珍惜、被愛、被陪伴,很多困難都能撐得過去。
(若你真的缺乏人際網絡,那麼寫下自己看重的價值觀也可作為支柱。)

如何擺脫憂鬱症方向二:自己練習尊重自己的需求
而更重要的地方在於,你是否是那個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來看待的角色。
許多人覺得自己夠愛自己,但細細一聊,通常都把別人的期待和要求放在自己前面。
有一部份的人是基於愛,想要讓別人開心、讓別人過得好;
另一部分的人則是基於恐懼,害怕別人不再愛自己,或害怕被剝奪原有的東西。
無論哪一種,顯然都把自己看得很低,因此當外在侵犯自己的界限時,你會不斷割讓自己的需求,覺得平順度過就好。
這樣一點一滴承受著「沒什麼大不了」的你,有一天遇到過不去的事情時,真的有能力突然為自己發聲嗎?
又或者,你的內心儲存足夠的強度可以撐住嗎?

透過觀照自己的狀態與憂鬱症共處
最後要補充的是,若你將隨時觀照自己的狀態,想像成是一種自我中心和自我感覺良好,那就誤會了。
能夠看重自己的需求,隨時在每一分與秒的當下做出調整,你才有可能保持在最佳狀態,
也才可以維持良好的工作/生活效率及產能,
不會某一天突然從小綿羊變成暴走族!
延伸閱讀:
如果我想處理個人身心健康議題,可以怎麼做?
心靜自然涼,讓身心的壓力獲得梳理和釋放,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難免充滿著壓力和挑戰,有時當這一切超過了我們身心的負荷,
我們會感到焦慮、憂鬱、失眠、情緒混亂、對未來感到迷惘失控、甚至會絕望。
透過身心議題諮商,我們將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用平緩的心情去面對人生的驚奇!
如果你想要預約諮商,想嘗試看看,高雄左營的心理諮商所推薦「回甘心理諮商所」。
諮商所內有許多家庭/親子專長的諮商心理師,你也可以點擊下方的「立即預約諮商」,與我們聯繫討論。
